五八年大跃进

一、“超英赶美”是何时提出来的

1957年,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期间提出15年赶上英国。

赶美思想由来已久。

1953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

1955年10月,毛泽东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提出,争取50年-75年赶上或超过美国

1956年9月,中共八大,毛泽东强调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,那中国就要被开除地球的球藉

二、本来设想几十年的事,怎么1958年就变成马上就能实现的事了呢?

国内因素:社会主义改造,本来十五年的消灭私有制的目标在56、57年就基本完成;“一五”计划顺利完成,工业化的基础已经奠定;

国际因素:苏共二十大以后,在稳定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起了重要作用;

毛泽东认为:“我就不信,搞建设比打仗还难?!”

三、为什么中共的高层领导:大家的头脑都发“热”

1958年年初的南宁会议到3月的成都会议,毛泽东大批周恩来、陈云1956年主持的“反冒进”,认为他们为右倾提供了支持,周恩来、陈云检讨,刘少奇也做了检讨

毛泽东提倡要有个人崇拜;

党内也有一些吹喇叭,抽椅子的人物

如果说,经济建设能搞得快一点,那一个人不高兴呢

四、群众的热情是怎么鼓起来的

1949年以后经过土地改革,在1950年代前期,大陆人民(首先是农民)的生活比国民党统治时期,有了很大改善

1955年合作化高潮以后,农民唯一的出路就是跟着集体走

1957年就开始的大搞农田水利建设,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,于是,造成了一种假象,似乎用群众运动搞经济建设是可行的、有效的

五、赶英超美时间表的数字游戏

1957年提出15年左右赶超英国

1958年4月改为“十年可以赶上英国,再有十年可以赶上美国”

5月,中国八大二次会议提出,在党内小范围里头,应掌握的口径是七年赶英,十五年赶美

六、九千万上山大炼钢铁运动

毛泽东感叹:夕阳无限好,只是近黄昏

对土炉子要有信心,不能泄气

小高炉:7月份——3万多座

8月份——17万座

9月底——60多万座

10月底——达到了九百万座

参加大炼钢铁的人数:7月底——几十万

8月底——几百万人

9月底——5000万人

10月底——6000多万人

年底——9000多万人

1958年底,国有钢铁产量为1109万吨,生铁产量为1360万吨

经过核实合格好钢只有800万吨,合格生铁只有953万吨

据国家统计局估算,1958年土法炼铁、炼钢的亏损,至少达到50亿元。占当年国内生产总产值的3.8%

七、人民公社是怎样兴起的

大搞农田水利开始小社并大社

毛泽东认为:“还是人民公社好”

吃饭不要钱就是共产主义的萌芽

“不患寡,而患不均”的平均主义思想的深厚影响

三年困难时期

一、三年非正常死亡人数

迄今为止,官方没有发表过正式的统计数字。唯有半官方的出版物。据正式统计,1960年全国总人口减少1000多万,《当代中国的人口》一书说,1961年比1958年减少1486万。

学者研究:

蒋振华:大约为1700万

丛进:非正常死亡和减少出生人口数4000万人

金辉:3471万

肖特:《毛泽东传》,胡耀邦说2000万人

曹树基:3245.8万

非正常死亡人口超过二千万是肯定的,估计在三千万人左右。

二、大饥荒造成的悲惨景象

饥荒——浮肿——死亡

三、造成全国范围大灾荒的原因

大跃进造成的浮夸风,减产——增征

人民公社断了自留地

庐山会议反右倾,层层抓“小彭德怀”,使形式进一步恶化,省级领导29个省中有9个被打成右派

各地干部担心真相暴露,采取各种手段隐瞒实情,延误了时日

四、中央为何迟迟没有采取挽救措施

当时认为是个案

仅仅认为是干部作风问题

五、为挽救局势所采取的措施

抽肥补瘦

压缩城市人口供给,62年决定进口粮食

允许农民有少量自留地,允许农民搞家庭副业

到1961年6月,解除公共食堂

解决分配问题,恢复原来的“按劳动工进行分配”,包产到户

六、毛泽东的底线和中央高层分歧的出现

毛泽东坚持集体主义,农民公社(1983年结束)

后来把刘少奇说成修正主义的原因之一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